前情題要..

沒有前情題要

好吧

大約一年前

 

我很無聊

我去圖書館 亂逛

 

突然

 

 

不知道 要看哪一本書

就想到一本 很古老的書

 

"金剛經"(http://boktakhongkong22.pixnet.net/blog/post/9223167-%E9%87%91%E5%89%9B%E7%B6%93--%E5%85%A8%E6%96%87)

 

無關宗教 但是這本書很有名

 

所以 我看了 以翻閱論文的心情 開始

 

整個過程 就好像在開智慧

 

然後

 

 

 

 

腦袋一直 原來是這個意思!?

 

接著 下去

 

然後 就看完整本經文

 

今天傍晚 突然 想到這本很神奇的書

 

就上網 又看了一遍

 

很神奇

 

過程 也是一直在開智慧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這一句 有很多類似的句子 但是換個名詞 微塵 換成 色 香 味...等

他其實 在強調一個概念:"眼所見皆為虛"

 

也就是說 椅子 是我們方便稱呼 所以取名為椅子

但事實上 它不如我們所想的如此堅固 也非永恆的存在

或許這麼說 這樣的解釋 會有人覺得 我在起肖

但整部經文的重點

其實就是這個"一切皆虛"

 

你眼中所見 所遭遇 其實是由你的念頭 你的心 製造出來的

你創造你想看見 想遇見的 情境 情況

 

然後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
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
說,其福甚多!」

 

經文也不時會出現這一句 告訴人們 要幫忙宣傳 此部經文的意涵 就會有福報

是為了 要讓整個世界的智慧水平提高 了解一切皆虛妄 了解 所有問題的答案

都藏在自己心裡

不需一直向外探求 藉著不成熟 或 不智慧的方式 攻擊、暴力...等的方式去找答案

 

當思想成熟了 作為也跟著改變 整個世界的環境水平 不論各方面 都會提升

 

這個與宗教狂熱無關 此部經文 在說的是一個概念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
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
來。」

 

這一句 我很...印象深刻

因為 都知道如來佛

但從來 都不知道 為什麼名是"如來"?

就我明白這一句 是在說

如來佛 並不存在 但也存在 為什麼存在也不存在?

其實他是在暗示 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 

 

其實有很多真理 我們自己都知道 這就是為什麼 我們聽到某些話

 

有些會心裡有共鳴 但有些話只覺得心裡無感

 

所謂的宗教性 是指我們與生俱來的道德良善直覺那些能力

 

但我們已經忘了 忘了我們本來所具足的那些能力 

 

以為需要用力向外求 向各個教派求 以為需要遵守一個規範

 

一個教義 被人管 被制約 被規範 被威脅 恐嚇

 

很多教派 公廟 其實是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 來威脅你的錢財或色

 

其實把那些他們創造的專業術語省略 如果他們在闡述一件事

 

或需要你做一件事 使用的語法是:"如果你不這麼做 不聽我的話 你以後可能會有大災難 不幸 出意外"

 

如果有哪個以宗教為名 實際用這種話與對你威脅的教派 基本上 你可以直接頭髮甩甩 大步離開

 

真正希望人們好的教派 是不會威脅你要去做 他們希望得到的事或威脅你而得到美名"善款"的錢財的

 

希望你好的教派 不是以錢財利益為出發點 是以如何幫助你 了解 看懂 發現自己 然後要如何前進為宗旨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祂的不存在 是要你不要執迷祂的 相 聲音 一切

祂的存在 是要你了解 他所要傳達的"智慧"

 

經文中也說 若你 聽聞如來的聲音 的相 那是 邪魔

因為..

"如來" 在每個人心中 並非 廟裡所鑄造的那尊佛相的外表

 

 

覺得 經文很有意思

把它當作 古典文學及 哲學書 翻閱 不會有壓力

有時候 了解它的意思 還會覺得 又開智慧了

 

 

 

 

<<這輩子最重要的 是自己>> 心得。 

 

性別打結 讀後感(上) 

 

The shift<<未來工作在哪裡?>> 心得 

 

最近一直遇到飄 怎會有人想開天眼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剛經
    全站熱搜

    Miss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